据北京/上海8月30日消息,贸易商周四表示,美国大豆供应减少的担忧迫使中国一些榨厂接受高价,并预定昂贵的美国船货,因他们押注国内豆粕价格上涨将确保未来数月的收益率。
在8月初触及9个月低点后,美国向中国出口销售大豆数量增加。强劲的中国需求将推动已因严重干旱触及纪录高位的大豆价格进一步扬升。
一大豆贸易商表示,“中国已经预定约1100万吨美国2012/13年度大豆,但仍有600-700万吨的缺口需要填补。如果中国榨厂希望加大进口,他们将不得不支付较高的价格。”
基于其调查,中国(CNGOIC)预计中国9月和10月大豆总进口数量将仅为600万吨,低于450-500万吨的月度压榨量。
中国预定高价美国供应的热情点燃了国内豆粕价格上涨的希望,其在本周创下纪录高位,预计随着四季度大豆供应短缺豆粕价格将进一步走高。
另外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尽管美国新作大豆导致利润为负,但未来两个月大豆供应将出现不足…因此会提振豆粕价格。”
大豆压榨厂利润约为每吨704元(100美元),较上周增长近20%,因大豆加工厂加工数月前购买的大豆。但目前CBOT大豆价格将蚕食利润。
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将取决于政府的政策。
高昂的美国大豆价格已经推动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投最活跃的豆粕合约本周触及纪录新高,促使中国发改委周四约谈国内大型压榨企业。
与会的行业高层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对豆粕价格上涨推动猪肉价格上涨感到担忧。
发改委过去仍对食用油价格实施干预,但贸易商预计发改委目前暂时不会进行干涉。
与会的一家榨厂人士表示,“政府的价格干预将迫使压榨厂关闭运营,而这么做的结果将推动豆粕价格大涨。”
此外,为防止食品价格上升,贸易商预期在10月初需求高峰期到来前,政府将通过拍卖额外释放200万吨国储大豆库存,并抛售菜籽油。
“国储抛售将限制豆油价格上涨,但豆粕不会如此,因其难以寻找替代品,”另外一贸易商说道。
尽管中国买家逐步增加加拿大油菜籽进口量,且今年进口料创下纪录高位或超过300万吨,但和大豆相比供应仍然较少,中国每年大豆需求量在50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