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通威(海南)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对已签约“三方协议”的客户补贴0.2元/斤收购罗非鱼,即收购价达到4.2元/斤。由此拉开了海南地区罗非鱼价上涨的序幕,之后海南地区各大加工厂纷纷提高收购价,向通威看齐。加工企业对收购价变动的迅速反应,至少可以看出其对罗非原料鱼的采购比较重视。个人认为可理解成国外需求市场开始好转,而罗非鱼供应量减少所致。
首先对今年罗非鱼供应现状做个总结。去年底由于鱼价并不理想,两广及海南地区养殖户多有寄望于过冬后鱼价能上涨,因而选择存塘待价。粤西等市场的饲料销售人员曾反映,养殖户惜售而无法偿还饲料款,造成经销商年底回款情况较差。
按往年的规律,3月份后罗非鱼价会出现上扬趋势,但今年仍维持在4元/斤左右的价位(以海南1-1.6斤鱼为例)。此时,罗非鱼已进入新季投苗期。过低的鱼价,以及未能如愿在开春后上涨,养殖户失望之余难以捉摸罗非鱼后期走势,一方面在新季投苗时意愿不强,少投、不投、晚投苗的情况比较多见。同部分苗企及饲料企业交流时,较多认为两广及海南地区今年上半年投苗量减少3成左右;另一方面继续存塘待价,养殖周期拉长。
从广东饲料企业了解到的情况,今年罗非鱼料呈现一个特别的走势:截至8月份罗非鱼小号料鲜有销量,年初大号料为主,直至8月份开始回落。从这点信息,可以看出:1、年初过冬罗非鱼存塘量较多;2、行情不好,小鱼较少喂料,以减少养殖成本;3、8月份回落一方面可理解成越冬大规格罗非鱼几近售完,而今年投放的新苗还未达规格,市场原料鱼供应处于青黄不接,因而大号料销量减少;另一方面,不排除8月份进入高温天气,养殖户通过减少投料量来规避养殖高温风险。
结合养殖及饲料环节的信息,可以大致判断:1、今年罗非鱼养殖产量会有较大幅度下滑,一方面是投苗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养殖周期拉长后,养殖频率降低,原本可养一造以上的区域减为一造。因此下半年罗非鱼供应量将会偏少;2、鱼价过低导致新鱼饲料投喂量减少,生长速度放缓,出鱼时间将延后,达规格鱼量当前时段较少,如目前海南地区新季鱼以6-8两规格为主。
对于目前中国罗非鱼养殖市场的变化情况,国外采购商在中国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很便捷地获悉。下半年原料鱼可能紧缺的预判,让赚取价格差的国外采购商下订单的意愿走强,再加上8月份开始欧美采购商需为圣诞节备货。两者叠加的结果便是,加工厂收到的订单数量开始增多,虽然价格仍在1.7-1.8美元/磅浮动。
加工厂接收订单后,便要安排原料鱼采购,以合适的价位刺激养殖市场出鱼,以便迅速囤积一批原料鱼用于生产是当前加工厂负责人需要考虑的事情。但让加工厂比较难受的是,目前罗非鱼价的上涨,让久不见市场好转的养殖户们对后市又开始抱以希望,存塘待价又将是养殖市场对待此次提价的主要心态。
这一次,加工厂较大可能会向养殖市场让步,进一步提高收购价刺激养殖市场加大饲料投喂量,以采购足量订单所需的原料鱼(虽然今年0.6-1斤规格原料鱼的订单有所增加,但对于养殖户而言,小规格售鱼代表产量降低、收益减少,因而在此规格时不大愿意卖鱼,需达1斤以上时才愿意)。因为国外采购商方面既已判断下半年原料鱼会紧缺,同时也会做好鱼价会涨的心理准备,加工厂就订单价格与采购商商谈敲定时,应该占有主动权。